【時事觀點】「領養代替購買」口號背後的原因

Image 3


發佈時間:2022-05-16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下稱本會)對於日前有網紅提出「領養代替購買」口號是否為情緒勒索的議題,提供幾個面向的延伸想法:

在台灣,大多數的飼主與自家犬貓間的關係,近幾年自以往的娛樂性價值轉變為陪伴性價值。犬貓不再是單純供飼主賞玩、支配的財產,而是陪伴人們的「同伴動物」,如同「家人」般有深厚的情感連結。而社會結構的變遷,使得人們將情感投注於同伴動物,對犬貓的陪伴需求逐漸提升,寵物業的發展也日漸蓬勃。

 

寵物業者培育出各式品種犬貓由來已久,個人依對不同品種的個性、外型喜好,選擇向合法繁殖業者購買品種犬貓,似乎無可厚非。


然而,我國《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中,雖然有規範繁殖場應具備之設施、明定其籠舍空間、且規範當地主管機關須定期對寵物業辦理查核與評鑑;但法律僅提供動物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即便飼養條件符合規範,動物福利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本會長期參與特定寵物業評鑑,觀察到即便是合法繁殖場,其犬貓照養方式若比照現今大眾照顧「同伴動物」的角度去檢視,繁殖場內的犬貓在動物福利這塊仍十分低落。

《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一項規範之「附表一:繁殖場應具備之設施」為例:貓的飼養設施僅須符合「

(一)底面積:

1.二公斤以上之貓隻:每隻零點四五平方公尺以上。

2.未達二公斤之貓隻:每隻零點二二五平方公尺以上。

(二)寬度:四十五公分以上。

(三)高度:六十公分以上。

(四)飼養設施底部有間隙者,應小於貓隻腳掌可陷入之寬度。

(五)足供貓隻自由活動、跳躍及躲藏之空間。」並未要求業者提供貓咪垂直活動的空間。

實務上常見寵物業者將貓咪飼養於單層的鐵線籠內,沒有第二層空間可供跳躍、活動。甚至為了方便清理籠舍而便宜行事,貓砂盆內僅放置一點貓砂,犧牲貓咪需要撥砂的身心理需求。


此外,品種犬貓在繁殖時還可能涉及近親交配、遺傳性疾病等問題;且因幼犬貓小巧可愛較能吸引人們購買,業者可能急於銷售而影響犬貓的健康、幼犬貓社會化的寶貴時期也可能在櫥窗中渡過。

因社會有所需求、品種犬貓即具備龐大的市場價值,使牠們可能在供應鏈中淪為最弱勢的一方。本會呼籲政府應重新審定繁殖場空間規範,並落實對特寵業者的稽查、執法。

人們對於犬貓有特殊品種喜好,實乃人之常情,在品種犬貓市場存在的當下,與其避諱「購買」一事,更希望政府能更全面、妥善地管理寵物業者。對於「領養代替購買」的行動,本會相信此舉能夠讓街頭流浪的生命有歸宿,讓牠們這一生不再擔心受怕;使收容所的犬貓重獲新生,有我們相伴終老。台灣流浪犬貓現況非一朝一夕能夠扭轉,「領養」也是重要的一環,但此舉不單單是幫助犬貓本身,更是肩負對生命的責任,一同改善社會問題。

 

綜上所述,台灣之心尊重個人對於特別喜好產生的行為,但我們著眼於流浪犬貓現況,鼓勵大家以領養的方式迎接家中新加入的同伴動物。而無論是領養或購買,迎接同伴動物前,都應該考量自己的狀態、能力,最重要的是善盡責任,好好照顧跟陪伴家中的同伴動物,終養不棄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