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TNR成為動物們受苦的迴圈

Image 3


發佈時間:2015-03-23

原文網址:http://www.tanews.org.tw/info/7302#
---
日期:2015-03-20

記者 何宜/報導

自從「TNvR(捕捉、絕育、疫苗、回放)」被去年九合一大選所有候選人有志一同地納入動保政見時,無形中也代表了TNvR已成為台灣目前解決流浪動物問題的方案。但在政府尚未長期執行TNvR而產生明顯成效前,又有哪些環節是應該注意,才不致讓它成為動物們受苦的迴圈呢?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所整理民國83-103年的救傷紀錄,可以看到確定或疑似被犬貓攻擊的野生動物在因動物所傷中的比例高達51.2%;而實施TNvR一段時間的台南動保處,日前因為試點的流浪狗暴增,影響民眾人身安全,最終只好撤除該試點。從這些例子來看,我們或許應該思考:實施TNvR後可能會面臨哪些問題?

事實上,TNvR是讓流浪動物(無主動物)在無法達到全數送養、又無足夠收容空間時,做為減少流浪動物繁殖的過渡時期手段,畢竟以動物福利為前提之下,讓動物在街頭流浪、暴露於交通意外、飢餓、疾病危險的TNvR,並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

早在政府之前就已推行下鄉絕育及浪浪結紮的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執行長劉晉佑表示,單靠TNvR不能解決流浪動物問題,而應該還要有更全面的配套,例如「精準捕捉」及「教育」。另外,他認為試辦TNvR的縣市政府之所以會不成功,最大原因就是規模太小,所以看不見成效;加上沒有制訂精準捕捉流程、抓不到問題狗;最後就是把狗移地釋放、衍生更多社會問題。
  

也有許多人會問,要如何避免TNvR可能產生的交通、公共安全問題?對此,劉晉佑希望能導正觀念,因為那些問題並不是TNvR造成的,而是原本就存在的,他強調:「(完善配套的)TNR不會解決所有問題,但也不會造成更多問題」。既然問題出在特定的狗身上,就代表TNvR除了「溫和動物的全面絕育」外,應該還要配合「問題動物的全面捕捉」,才能降低問題犬隻可能造成的危害。

劉晉佑也補充,台灣之心強調TNvR的R是Return(放回原地),而不是Release(釋放),因為狗有地域性,若把牠放到其他地方,牠可能會不知道要去哪找食物、跟當地族群無法融合、或是會想回原本的地方,因而衍生更多問題。若政府只是找了一塊封閉的地方要安置TNvR的狗,劉晉佑認為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收容所(非閘收容所)而已。

雖然TNvR不會造成更多問題,但有些特殊地方卻不適合實行TNvR,例如高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為了保護當地野生動物不受流浪狗侵擾,在2013年推出另一套稱為TNS(捕捉、絕育、Shelter收容)的計畫。保育解說課課長涂芳美解釋,園區內粗估約有400-500隻流浪狗,有些狗群會追逐或傷害山羌、白鼻心、鼬獾等野生動物,也曾發生攻擊遊客的事件。


在與當地動保團體溝通後,決定實行「遊蕩犬貓安置計畫TNS」,由得標的動保團體將園區內的流浪狗誘捕、注射疫苗、打晶片造冊、並絕育後,收容在自己的保育場。但因為山區捕犬作業較困難、抓到狗後還要靠人力扛下山,2013年一共捕捉安置了67隻、去年則因為狗較警戒只抓到33隻。涂芳美表示因為略有成效,今年仍希望繼續執行,同時也譴責棄養者的行為耗費太多社會成本。

綜合以上例子發現,雖然TNvR是減少流浪動物數量的方法之一,但必須要是「包含完善配套措施」的TNvR才能有效減少流浪動物數量、及流浪動物問題。我們不希望沒有配套措施的TNvR被貿然試行,反而造成人身危險、物種間互相競爭殘殺、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希望在未來完善的動物保護政策之下,貓狗可以不用流浪在街頭、原生的野生動物也能享有不被打擾的棲息地。否則這個美名為TNvR的迴圈,受害的不會只有動物們,還有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