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紀元2015年08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隨著時代的演變,寵物已成為家中不可或缺的成員,但每到發情季節都會面臨繁殖生育的狀況;104年公告「動物保護法」,規定:「特定寵物飼主應為寵物絕育,但飼主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報並提出繁殖管理說明後得免絕育,如有繁殖需求亦應申報,並在寵物出生後依第19條規定,植入晶片,辦理寵物登記。」此處所指特定寵物為犬。
苗縣動物防疫所指出,所謂的「絕育」,意指將公犬貓的睪丸、母犬貓的子宮卵巢以外科手術方式移除。寵物絕育的好處為減少流浪犬貓數量、減少發情期的困擾、降低生殖系統相關疾病發生。
該防疫所每年均編列絕育補助經費供縣民申請,104年編列經費補助公犬貓800元/隻,母犬貓1500元/隻,至104年6月底經費已用罄,總計補助公犬26隻、母犬83隻、公貓12隻、母貓30隻。
動物防疫所亦協助各鄉鎮市公所,與財團法人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共同舉辦免費下鄉三合一活動,針對流浪動物與有主犬貓辦理含免費動物狂犬病疫苗預防注射、晶片植入寵物登記與絕育手術。尊重動物生命,減少無辜生命流逝,請全民共同推行為寵物絕育。
責任編輯:陳真
【文章來源】大紀元時報
相關文章
- 針對農委會提出之「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初步規畫執行區域包括台中、苗栗、南投3縣市中的9個鄉鎮,計畫內容包含區域內「禁止餵養」、「家犬管制」、「社區遊蕩犬誘捕認領養」外,
- 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大象、獅子、長頸鹿等異國動物的場域就是在動物園,但關在圍欄裡、被人類圈養的動物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踏上牠們祖先的家鄉。
- 【前言】